childred01.jpgchildred02.jpgchildred03.jpg

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是一種發展障礙,每百名兒童中便有5-6人患有此病,當中以男孩的發現率較高,他們往往給人坐立不定、動過不停的印象,活脫像一輛出了軌的火車,橫衝直撞,難以自控。其實,這些孩子中,有部分屬於專注力失調型,患童行為上較靜態,惟思想上卻如脫韁之馬,且患者多為女生。
 
專注力失調型患童的智力正常,但由於腦前額葉細胞的活動量較少,其執行功能較弱,常常無法抑制腦中無關要旨的念頭,處理和組織資料較慢,亦較容易出錯。他們的運作記憶稍遜,也較難把腦海中的訊息轉化為行動的指令,然而有計劃地去執行,過程中亦容易遺漏若干步驟﹔調節學習動機及工作意欲的能力較同輩弱,容易對事情失去興趣和動力,這對他們學習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影響廣泛深遠 需及早正視
課堂學習需要深思熟慮,也要長時間地集中專注力,對專注力失調型學童而言十分吃力,其學業成績難免強差人意﹔加上患童較難聽從和執行指令,需要老師和家長不斷重複提點,仍然時有錯漏。久而久之,老師、同學、家長以至患童本人對自己的觀感轉差,衍生很多情緒、對抗性的行為問題,也容易失去學習的動機。這些問題不會自行消失,若未能及早正視及妥善處理,將會延續至兒童日後的人生階段。即使踏入社會做事,專注力失調型患者也因執行功能弱,做事欠條理、出錯連連,容易放棄、虎頭蛇尾,影響工作的穩定性。

專業治療有法 助孩子重拾專注

治療專注力失調型兒童可分三方面進行﹕其一是透過自理、學習及社交活動作為執行功能訓練的平台,由治療師按活動所需要的執行功能元素,與家長訂立可行的訓練目標,加以練習、循序漸進,舉例而言,出外購物,由孩子在腦中記下購物清單,家長在途中再改內容,從而訓練孩子的運作記憶。其二是調節其生活環境,幫助他們克服執行功能的困難,舉例而言,患童腦部儲存及思考資料的能力較弱,家長和老師可把資料形象具體化地呈現在兒童眼前,如透過白板、筆記簿,讓兒童有「看得見」的資料來慢慢思索。其三是透過藥物的幫助。三管齊下,以達至最佳的成效。
 
一般人能夠察覺自己的覺醒狀態,並加以調適,如困倦時會伸懶腰抖擻精神,但專注力失調型患童有時會處於過低的覺醒狀態,容易神遊、不想走動,未能察覺及適時調節個人的覺醒狀態。透過特設的物理治療運動,有助患童達到較佳的學習狀態。
 
                                                                                                                                                               

混合障礙學童幼兒期可辨

 
談到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兒童,大部分人會把焦點放在兒童的專注力及活躍度上,很少人會想到ADHD兒童可能同時有一種或多種混合障礙,包括動作障礙、學習障礙、行為障礙、對抗性的行為症狀、焦慮、抑鬱症狀,而這些混合障礙對ADHD兒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據外國的統計顯示,ADHD兒童中約一半是有動作協調障礙(DCD)的,最明顯的表徵是他們的體適能表現,如平衡能力和耐力等較同齡兒童遜色。
 
早在幼兒期時,已不難覺察到幼兒在運動上的一些「特別」表現。如在公園玩耍時,他們通常爬不到攀登架類的遊樂設施﹔平時很容易與其他人及物件碰撞,跌倒的次數亦相對同齡的小童多。至小學階段,他們又受另外一些問題困擾。如上體育課時,當老師指示要自行找一個適當的位置和空間來做柔軟體操的時候,因為他們的空間感和距離感較弱,不自覺會走得太貼近同學,有時還會無意地踫到他們。在嘈雜的環境下,部份ADHD兒童對分辨聲音有困難﹔如在操場上,ADHD兒童有時聽不到老師的指示。又他們協調身體四肢的動作有困難,故做不到身體左右快速互動或一些要控制力度的動作,例如當游泳要連續左右踢腿,他們便時會弄出很大的水花。
 
動作協調障礙較為嚴重的ADHD兒童,大多數在學前階段已被發現,但假若障礙較輕微,則容易被人忽略,因為一般人都歸究他們異常的行為是因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引致。究竟兩者關係如何,雖然在現階段者未有定論,但混合障礙確實加添ADHD兒童在學習上的困難。ADHD並不如它的名稱只是一個「專注力」及「過度活躍」的簡單症狀,而是一個複雜的發展性障礙,需要醫生、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老師聯手才能夠照顧這群學童複雜的需要。
 
撰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團隊
                                                                                                                                                                   <<返回頁首
 

以柔制剛

 
在無數次的學校講座中,不少老師均不約而同地表示,當遇到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學生時,有束手無策的無奈,每一天的課堂就如一場挑戰。我明白這些老師的感受,患有ADHD的學生很難如一般學生一樣,懂得自動地從錯誤中汲取經驗,若將一般教導學生的技巧運用於這些學生上,效果很難奏效,難怪老師徬徨無助。
 
其實,老師要協助這些學生,首要是持有正確的態度 ─ 無限的包容和原諒。確實地,患有ADHD學生的行為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可解決,再加上他們對控制自我的行為及情緒有困難﹔若老師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以負面的方法及態度去對待這些學生,結果便是火星撞地球,一發不可收拾。
 
除了時刻抱着寬恕的心,老師亦需要明白自己是患有ADHD學生的「行為教練」,要不時向他們的行為提供即時的回應,當學生作出正面行為時便多加稱讚及鼓勵,並明確說出他們做得好的地方。臨床的經驗指出,即時的回應,往往比說教或責罵更能有效地規範這些學生的行為。作為這些學生的「行為教練」,須避免只用「懲罰」的方法改變他們的行為。對於一般學生而言,懲罰方式只能起阻嚇作用。但對於這些「特別」的學生,懲罰的方式不但會引起他們對老師的敵視,亦會令他們作出更多負面行為以示反抗或報復。
 
避免用懲罰方式,老師可先嘗試將學生的問題行為「正面化」,例如上課時遇有學生經常大聲說話時,老師應避免對學生說﹕「不應大聲說話」,改為「上課時應安靜聽講」﹔每當老師能貫徹及持久地實行這方法,學生很多時都會多作正面的行為,負面的行為亦會相應減少。
 
總括而言,教導這些學生須「以柔制剛」,多用正面的態度及管教方法,切忌「以暴易暴」,這樣便能減少患有ADHD學生在課室裏的行為問題。
 
撰寫﹕協康會青蔥計劃心理學家團隊

正面看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自提及「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行為及表徵後,收到不少家長的查詢,並表示令到他們頭痛的,不但是子女的學業,還有不斷惡化的親子關係。問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
 
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的「異常」行為,經常為家人帶來困擾,令到家人既氣憤又無奈。經屢勸無效後,父母面對的態度多是兩大極端。一是或打或罵,一是不肯接受事實。無論何者,都是負面的行為,只會令子女的反叛行為加劇,最終與家庭的關係惡化。
 
很明白家長的心情,但無論如何,家長必須忍耐和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協助子女如何面對才是當務之急。現時,治療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方法以藥物為主,再輔以管教訓練(Parent Training)。
 
藥物可以抑制小朋友的活動量及衝動行為,管教訓練可以減低孩子反叛行為的出現機會,從而改善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我建議家長參加「過度活躍症家長管教技巧」小組,家長可從中得知很多有關ADHD的資訊和正確觀念。
 
研究指出若家長多加注意小孩正面的行為及作出適當的鼓勵,孩子作正面行機會也相應地增加。就此,家長管教技巧小組的導師還會教導家長如何加強子女的正面行為及制定一套有效的獎勵計劃,並於每次小組中,監察計劃執行的進度,有需要時作出及時的修訂。
 
藉著家長管教技巧小組,家長可獲得正面的管教訓練技巧,減少與患有ADHD的子女的爭執機會,令到家庭關係更和諧和親密。
 
文章出處﹕協康會青蔥計劃心理學家團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紫嫣 的頭像
    紫嫣

    毛毛蟲醒了 @caterpillarwake

    紫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