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來介紹不丹這個國家的傳統特色,不丹的男人與女人穿著,爲了保持不丹的傳統,不丹國王規定全民上學上班都必須穿著傳統服飾。不丹男性穿著「幗」(Gho),它是一種連身及膝短袍,女性穿著「旗拉」(Kira),是長袖短外套和沙龍式的長裙。據説不丹國王爲了以身作則,連運動的時候都穿著筆挺的「幗」。
男性的「幗」裏面有一層白色短衣,袖子長度超過外袍,然後向外折,雪白的袖口和寬袍顯得非常瀟灑。而袖寬適中,又不防礙工作。袍子交領,腰部用腰帶固定,腰部不用織口袋就可以裝很多東西。這種半寬的袖子,讓不丹男性揮動手臂的時候,顯得非常灑脫自在,視覺上也有拉長身段的作用,寬腰的設計又能隱藏小腹,又具有收納的功能,既實用又美觀。不丹女性穿的「旗拉」乍看之下有點像小鳳仙裝。也就是上襦下裙,包括內衣,外袍,腰帶,長裙,別針。上半身和男性一樣,裏面穿著窄長袖的交領內衣,然後包裹一件長方形的布成爲長裙,頸部用項鏈式別針固定,腰部用寬腰帶纏繞兩三圈,然後穿上長袖短外套,內衣的袖口像男性一樣翻疊回來。內衣顔色可以自由搭配,不需要和男性一樣穿著白色。女性由於穿著長裙,因此搭配短靴。長裙的直綫配合短上衣,視覺上拉長腿部綫條,跟韓國女性服飾有異曲同工之處,再加上短靴再踮高一些,使得不丹女性看起來身材更加修長,腿部比例更加完美。另外窄袖管在視覺上也有瘦身的作用。
傳統布料
和中國各朝代的服飾一樣,「幗」和「旗拉」服裝樣式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布料的花紋,顔色搭配就成了流行的重點。傳統的不丹織布以條紋式和格子花紋爲主,這可能是因爲手工織布環境下,條紋和格子花紋比較好計算。由於現在來自印度的大量機械織布,女性服飾的顔色,花紋,布料也比較多選擇。 由於佛教不殺生的影響,傳統的不丹布料是撿野外的蠶蛹,用煮熟的野蠶絲織布,質地比較堅韌耐用。在顔色方面,1960年代交通開放之前由於資源有限,顔色大多是用天然方式染成藍色和黑色。但是現在的顔色變化就非常多。圖中三位女士,她們穿著的花樣就是屬於改良式的顔色和花紋。而圖中穿著深藍色,省去外掛的女士,那樣的藍色條紋布料就是屬於比較傳統的顔色和花紋,感覺非常正式高雅。 中國五千年文化,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服飾,因此如果恢復漢服穿著,選擇和變化實在太多了,中國數千年來向來以織錦聞名,海外對於中國布料的大量需求,也因此造就聞名的絲路。如果能夠恢復漢服穿著,相信也會促進傳統布料設計的發展和延續。
傳統服飾襯托氣質
由於中國六月底酷暑的天氣,部份不堪炎熱的參展女性捨去外袍,只穿著內衫,或者只穿著外褂(圖中左邊身穿粉紅色的女士)。有些男性將外袍折在腰部,也讓人見識到傳統服飾比較休閒的穿法,中國的傳統國畫有時也能看到這樣的休閒景象,休閒之外還帶有幾分瀟灑豪邁,甚至拿扇子搧風的女士也給人「輕蘿小扇撲流螢」的聯想,只能說傳統服飾真是太美了﹗在傳統服飾的襯托下,不丹男性個個看來氣宇軒昂,女性個個溫婉秀麗,真讓人感嘆到傳統服飾的優美高雅,以及對於氣質的薰陶作用。由於不丹人大多是西藏和蒙古人後代,和漢族外表幾乎一模一樣,只是輪廓較深,俊美秀麗,不禁令人盼望:如果我們中華民族也能恢復正統漢服穿著,那該有多好﹗穿著傳統服飾的不丹人,實在勝過周圍袒胸露背的美國人。穿著傳統服飾的亞洲人竟然如此賞心悅目。或瀟灑,或優美,或端莊,或豪邁,同樣的款式,竟然能做出這麽多種層次的變化,而且穿在每個人身上所散發的感覺又各不相同﹗至於散熱方面,由於絲織品冬暖夏涼,夏天其實很散熱,況且所謂心境自然涼。在場我們發覺所有的工藝人員,不管繪畫、雕刻、編織等藝術工作者,均席地盤腿而坐。據説古人做事之前都要先打坐靜心,心靜才能把事情做好。中國古人的訓勉,的確在不丹這個保留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國家得到一定的印證。不丹王國雖小,但是讓人感受到這個國家的人民活的非常有尊嚴、有自信、有氣質。令人體會到:一個國家必須尊重自己的傳統文化,才能獲得他國的尊重。同時,通過參觀不丹王國的傳統文化展覽,更加能體會到新唐人電視臺所提倡的文藝復興的深意,以及舉辦「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賽」以及其他正統藝術大賽的深意。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神傳文化,即使今天的不丹服飾都可以看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我們是不是應該從新思考:如何以復興中華民族道德和精神為基礎,指導我們中華民族在服飾,音樂,舞蹈,各項藝術與社會各層生活文化方面,從新達到符合「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不丹王國雖小,但是讓人感受到這個國家的人民活的非常有尊嚴、有自信、有氣質。令人體會到:一個國家必須尊重自己的傳統文化,才能獲得他國的尊重。同時,通過參觀不丹王國的傳統文化展覽,更加能體會到新唐人電視臺所提倡的文藝復興的深意,以及舉辦「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賽」以及其他正統藝術大賽的深意。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神傳文化,即使今天的不丹服飾都可以看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我們是不是應該從新思考:如何以復興中華民族道德和精神為基礎,指導我們中華民族在服飾,音樂,舞蹈,各項藝術與社會各層生活文化方面,從新達到符合「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部分文章來源:大紀元新聞
留言列表